2018年7月16日上午,中国科学院院士、分子生理学家、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生命学部主任、中国生物物理学会副理事长——李蓬院士;厦门大学教授、国家级高层次人才计划入选者、国家重大研究计划首席科学家、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林圣彩教授做客我校第七十三期“科学家讲坛”,分别为我校师生带来题为“如何应对营养过剩—脂肪储存的分子机制”、“Glucose sensing by aldolase and AMPK, and implications”的报告。
李蓬院士长期从事脂代谢调控分子机制,在分子、细胞和动物水平上研究脂滴融合的分子机制以及脂滴与其它细胞器的相互作用机制,取得了杰出成就,其实验室发现的CIDE家族蛋白在脂质代谢中的作用机制已成为国际学术界公认的经典。
李蓬院士在报告中系统地介绍了脂滴与代谢类疾病(如肥胖症、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等)的发生发展关系,向大家介绍了其课题组发现的CIDE家族蛋白介导的脂滴融合和生长的作用机制。李蓬院士还介绍了实验室的最新发现:Rab18可以特异结合内质网相关的NAG-RINT1-ZW10(NRZ)复合物以及SNAREs(Syntaxin18, Use1, BNIP1),这种结合促进内质网招募并直接接触脂滴,导致脂滴的生长和脂质储存。
林圣彩教授长期致力于细胞能量代谢调控的信号转导机制研究。林教授在报告中详细介绍了其课题组近年来的一系列重大发现:AMPK可以独立于AMP感受葡萄糖水平,葡萄糖水平下降将引起的葡萄糖代谢中间物——果糖1,6-二磷酸(FBP)水平的下降,该过程进一步地被糖酵解通路上的代谢酶——醛缩酶(aldolase)感应,促进醛缩酶与溶酶体上的v-ATPase、Ragulator、axin、liver kinase B1 (LKB1) 和AMPK形成复合物,激活AMPK。这一系列成果不但拓宽了我们对AMPK感受能量代谢的新机制,而且还为AMPK相关药物的开发指明了新方向。
在报告过程中,李蓬院士和林圣彩教授与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生命科学中心以及省内其他高校相关研究人员进行了积极的互动,解答了老师和同学的问题。
会后,周玉校长为李蓬院士、林圣彩教授颁发了“科学家讲坛聘书”,并与二位进行了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