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志伟教授荣获中国青年科技奖

发布者:张宁发布时间:2019-07-02浏览次数:1325

6月29日,第十五届中国青年科技奖颁奖仪式暨青年科技人才论坛在哈尔滨工业大学举行,我院黄志伟教授荣获中国青年科技奖。

2012年初,黄志伟教授作为海外拔尖人才从哈佛大学免疫与感染系被引进到哈尔滨工业大学生命学院,从零开始组建研究团队,坚持科研人员要勇攀科学高峰的信念和为人类造福、为国家和社会进步作贡献的使命,在宿主免疫与病原感染机制研究领域选择“有重大科学意义”的生命科学问题攻坚克难,在艾滋病的致病机制及其药物开发和基因编辑技术机制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原创性成果。承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等科研项目,并于2017年在国内率先成立了工业和信息化部“基因编辑系统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在Nature(2014,2016,2017)、Cell Res(2017,2019a,2019b)和NSMB(2019)等高影响因子杂志上发表SCI通讯作者论文11篇。入选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国家级高层次人才计划入选者,先后获黑龙江省科学技术一等奖(第一完成人)、谈家桢生命科学创新奖、中源协和生命医学创新突破奖,并入选2017年中国医学十大科技新闻。

黄志伟教授在病原与宿主免疫系统互作机制方面攻克多个难题:(1)破译艾滋病病毒毒性因子(Vif)拮抗人免疫系统的分子机制。揭示了世界顶级结构生物学家们一直以来梦寐以求的Vif的结构,破解了困扰这一领域的科学家们30余年的谜团,并为理性设计靶向该复合物的全新艾滋病药物提供了结构基础,目前,基于此项研究成果开发的靶向Vif的新型小分子抗HIV药物已完成临床II期试验。(2)解析细菌多种类型CRISPR-Cas适应性免疫系统和噬菌体anti-CRISPR蛋白对基因编辑系统的调控机制。基因编辑技术已成为二十一世纪生物技术革命的焦点,成为代表国家科技实力和驱动重大理论突破和应用创新的战略必争领域,面对巨大的国际竞争压力,黄志伟近4年内发表了6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研究成果,揭示了3种主要基因编辑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机制,以及噬菌体Anti-CRISPR蛋白抑制Sp? Cas9、Cpf 1活性的分子机制,这对认识细菌免疫系统与噬菌体防御系统“军备竞赛”的共进化分子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为基因编辑工具的优化与精确调控提供了关键的结构基础,对于CRISPR基因编辑技术在血液病、肿瘤和其他遗传疾病的治疗中,迫切需要解决的脱靶效应、活性控制及编辑效率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